“股神”巴菲特代言人神秘造访的背后
11月9日上午,行色匆匆的“股神”巴菲特全球代言人及合作伙伴罗伯特现身北京朝阳门外大街,对中国人寿总部进行了一次神秘的造访。
中国人寿“老板”王宪章亲自率领阵容强大的高层管理团队迎接了“股神”代言人的到来。而随罗伯特同行的还有郑雄伟、应玉明和唐炜臻几位著名财经专家。
这是到目前为止,罗伯特此次来华考察对象中惟一一家中国企业。这里面的潜台词是,“股神”巴菲特可能已经瞄上了中国人寿。
巴菲特瞄上了中国人寿的什么,是业绩还是市场份额?
都不是。因为,中国人寿的公司价值与中石油不可同日而语。其实,巴菲特买的是人民币,他做的是人民币的远期汇率。
香港大福证券资深分析师梁伟沛的判断是:“巴菲特正在想方设法谋求入股中国人寿的可能性。他的立意就是人民币会升值。”
10月28日,央行宣布加息0.27个百分点。而五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突然发文警告违规结汇者,称将“严厉打击投机性的资本流入”。
11月2日,外管局再次发文警告。而10月12日,外管局曾发文澄清人民币升值传言,并警告豪赌人民币升值是不明智的行为。
外管局的公告显示,我国的国际收支已出现反常现象:在贸易顺差下降甚至出现逆差的情况下,外汇资金却依然保持较强的净流入态势。截至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514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1—9月新增的外汇储备额达到了1113亿美元。
这种情况在香港也发生了。香港金融管理局刚刚发布公告称,10月底,香港银行体系的外汇结余比正常情况激增了16倍。数据显示,自今年10月8日—11月8日,金管局共耗资108.91亿港元以购入美元。
种种情况都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热钱瞄准的“目的地”!
“热钱”:250亿?400亿?
就在罗伯特神秘造访中国人寿的当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我国第一份《中国外汇领域反洗钱报告》成了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这份报告中,对有关大额和可疑的外汇资金流向、特征、我国反洗钱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内容都作了详尽阐述。
《报告》显示,2003年3—12月的10个月中,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个人大额跨境交易外汇资金共6.54亿美元。同期,共有22.51亿美元个人大额外汇流入,流入额是流出额的3.44倍。
个人外汇资金缘何纷纷涌向中国内地?有专家表示,除了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国外资金前来投资之外,国际游资前来豪赌“人民币升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当然,对于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22.51亿美元的确不是一笔多大的数字。
但这只是官方发布的数据,而且只是个人大额外汇流入资金。事实上,流入的热钱又岂止是挂着“个人大额外汇”的名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沈骥如研究员认为,今年前9个月流入中国的外汇是1100多亿美元。这其中除了正常的流入以外,有不小的一部分是投机性的流入。
“这种外国的大投机分子,往往是大老板,他们通过企业的行为利用一些虚假的贸易合同把钱汇入”。
沈骥如介绍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南方有一个城市,今年1—7月,预收货款676笔,金额合2184万美元,这个笔数比去年增加了95%,金额增加了56%。
“按道理说,买卖双方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大可不必预收货款,事实上它的生产周期可能只是半年或者一年。那为什么他们要这么积极的预收呢?是不是他们真的没钱了呢?不一定,这很可能只是外汇游资进入中国的一种方式、一个渠道而已。”
那么,流入中国的“热钱”到底是多少呢?
此前有传言称,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压力,已经有250亿左右的美元热钱流入中国,等待套利的时机。
经济学家郎咸平也曾估计,上半年流入中国的热钱达到400亿美元。
不过,今年9月,外管局不点名地指出:这种说法很不准确。外管局当时的看法是:资金流入增多,除外商直接投资外,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资金回流较多,结汇较多。
“热钱”漩涡里的隐患
当前人民币还没有升值,但是强烈的升值预期却成了吸入热钱的巨大“漩涡”。热钱涌入,隐患也同时埋下。
11月11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阜城门支行,办理外汇业务的顾客比以往多了一倍。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周。”建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称:“最近,来提取和兑换外币的客户非常多,而且往往是比较大的额度。”
据了解,这些客户中很多人在兑换了外币后,随即办理人民币定期存款业务。换言之,他们提取外币存款的目的并非需要用钱。
在招商银行复兴门支行外汇交易大户室内,近来人气突然高涨。一位姓牛的女士说,最近一直盯着外汇走势,打算等再好点的时机把手里的外汇抛了,“拿着人民币,舒舒服服在家等着升值”。
中银国际分析师指出,解释这种异动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经到了一个限度,个人投资者层面开始有了比较大的认同。
一位长期从事银行资金业务的客户经理则表示,目前的结汇额度如果较以往有较大的增长,即可认定是有“热钱”在进行结汇。
居民的持续结汇,使目前商业银行本已出现的外汇持续下滑的局面雪上加霜。据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2004年1—9月,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1559亿美元,同比增长5.3%;与之对应,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346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8%。
换句话说,金融机构外汇贷款增速远远高过存款增速,而存贷差只有213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在外管局连续出台一系列的措施限制企业外汇贷款结汇的前提下,外汇贷款增幅迄今已是连续两个月回落。此前增幅一直在20%以上。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银行外汇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因此一旦出现兑汇高峰,对银行而言,很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
围捕“热钱”较量开始
巨额国际“热钱”,不论是250亿,还是400亿,甚或更多,总之,已成狼来之势!围捕“热钱”势在必行!
对于国际收支的持续净流入压力,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给予了密切关注。11月3日,国家外汇局副局长马德伦亲临上海,就短期外债情况进行调研。
而前一天,11月2日,外汇局酝酿已久的三项大动作——查处违规结售汇、打击非法外汇交易、反洗钱,同时反映在其官方网站上。
一方是汹涌而入的境外资金,一方是严密控制的资本防线,两者的较量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不断升级。
沈骥如说:“大量的热钱流入会严重的干扰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现在虽然我国的外汇流入中正常因素占绝大多数,但是也要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