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
特别企划
誓死讨回虚拟财产
本刊记者·长弓 日期:
2004-06-02
浏览次数:
1024
在某些流行游戏中,甚至还存在着游戏货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左手拿着汽油,右手高举打火机,2004年3月31日下午3时许,一名男子怒吼着冲进了上海盛大公司的客服部,想以自焚来要挟这家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商,结果“不慎”真的引燃了汽油,身上顿时冒出了一股黑烟。幸亏工作人员及时扑救,这位“敢死队员”受了些轻伤,被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据调查,这位姓罗的男子因为购买的虚拟装备,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游戏“外挂”产生的“赝品”,一旦“外挂”被封,那些装备自然也随之消失。他在得知自己上当受骗后,极度气愤,要求盛大公司让他继续使用那些虚拟装备,在没得到满意答复后情绪失控,出现了以死相逼的一幕。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本质上只是存贮在游戏服务器上的一个程序、一组数据而已。“头盔”、“宝刀”、“戒指”等等,只能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展现威力。但这些虚拟的物品却有着非常现实而且诱人的一面:值钱,甚至有人会用真实的货币来购买这些装备。“屠龙:每把2000元左右;破山:5000元……”这是在一个网上虚拟物品交易社区的“3月上旬物价报告”。在某些流行游戏中,甚至还存在着游戏货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超过60%的游戏玩家有过虚拟财产丢失的经历。
2004年3月14日,“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表述被明确的写入了新《宪法》。就网络游戏产业来说,私有财产入宪可谓影响深远。此后,处在风口浪尖的网络游戏产业,不得不正视虚拟装备是否应被视为用户的私有财产的问题,一旦虚拟装备被确定为用户的私有财产,就受到了《宪法》的明确保护,而作为弱势群体的用户,将会更多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对抗“网络游戏运营公司”这个庞然大物。用生命来捍卫“自家财产”的开头一幕或许就不会再度重演。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