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
特别企划

第一大民营科技园揭秘

文•本刊记者 肖鸿扬 日期: 2005-06-01 浏览次数: 1022
 

12年磨一剑,鑫茂集团创建了两个民营科技园,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入驻中小科技企业300多家,年总产值已超过50亿元,提供了1.5万个就业岗位。现在正在建设第三个科技园——鑫茂科技园·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基地,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容纳600户中小企业入驻。

鑫茂科技园始终保持全国最大的民营科技园的地位,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杜克荣与他的骁勇军团是如何突破自己,走出了自己的路?记者深入鑫茂科技园,探索其中之奥妙。

 

程绍国:高管中的“怪才”

 

官员下海去找“北”

偌大的会议室,只坐了两个人,中间隔着长长的会议桌。这是杜克荣与程绍国见面的第一次场景。程身高1.65米以下,在北方人中属于小个子,但眼中有神。

程绍国侃侃而谈,论及民营科技园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转化为产品,如何孵化高科技中小企业云云。杜克荣立马被这个小个子官员吸引住了,他对科技园未来发展的构想和思路,跟自己何等相近,这小子真是个怪才。杜克荣十分兴奋,当场评价,“太好了,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与其在机关,不如到企业来实现你的宿愿。欢迎你到鑫茂来。”

 2004年底,程绍国因为这次会晤,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从天津市经委中小企业处处长的岗位上,辞官下海,到鑫茂集团就任副总裁。

 “我跟杜总,是性格趋同,文化认同。在交谈中我找到了干事业的感觉,就像夜行者看到了北斗。”

程绍国说:“其实,在机关每天也有很多事情可做,那是位置使然,却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想做更多的事,却找不到感觉,人失去感觉,那是最可怕的。”

 “快40岁了,还冒这样的风险?”他的这次选择引起了诸多的疑惑。面对这样的议论,他说:“如果我20岁时作这样的选择,大家都会支持我;如果30岁时作这样的选择,大家都会理解我;但当我已接近40岁,作这样的选择,就有些出人意料了。”他回忆道:“27岁,我从原电子部第十八研究所调到机关,大家认为是好事;31岁做国企老总,同事们认为我很能干;36岁又在机关当处长,人们很羡慕我;39岁到民企,人们感到疑惑不解。”

但程绍国决心已定,他坚信,走最艰难的路,走最具有挑战的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有未来,一个人只有敢冒风险,才能为人所不能为。

这时,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在鑫茂的我,才是真我。”

 

创新科技园经营模式

到鑫茂之后,程绍国本打算先解读一下鑫茂的发展史和企业文化,写一本《鑫茂12年》,但是没等着手,他就收到董事长杜克荣送来的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书曰:“蓄势待发”。他心领神会,便承担起了鑫茂科技园项目投资和企业孵化的任务,开始了民营科技园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

对于鑫茂集团来说,2005年是二次创业战略的起点,必须创新科技园经营模式,将“置地+建设+招商+服务”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业房地产为依托,以引进人才、投资项目、发展产业为途径,将鑫茂集团打造为较大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才能创造鑫茂科技园美好未来。

鑫茂工业地产的旺势,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就是说,工业厂房运营的利润,使程绍国有足够的资金来投资高科技项目,在鑫茂的预算中,投资资金占50%。

程绍国介绍新开发的“鑫茂科技园·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基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以容纳600户中小科技企业入驻,其中鑫茂集团拿出2万平方米厂房和2000万元现金投资高科技项目,形成自己的产业。

通过搭建技术转化、投资融资、创业服务三大平台,鑫茂把科技园变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鑫茂集团达到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目标:到2008年将实现工业厂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00家,实现科工贸收入10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冒险而无险

每天,程绍国都要接触不少到鑫茂来寻求合作的人,有的是初出校园的大学生,有的是小业主,还有退休的科技工作者。那么,他如何判断哪些是鑫茂的合作人呢?

程绍国笑称,自己会“以貌取人”——“看项目主要是看人,我们会通过这个人的思维习惯、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精神状态,基本能判断他是不是鑫茂的合作伙伴。”

他觉得真正想做事的人,眼睛一定很有神。“我们都是靠感觉活着的人,感觉有时帮我们很大的忙,判断一个项目有时是靠感觉,而不是理性。”程绍国说。

 “我们认定的是他的技术,和对这个人的感觉,感觉他能做成事,他就是鑫茂的合作人。”程绍国对自己的“相面术”很是坚持,“风险是可怕的,但它其实是0和1的关系,能驾驭时它是零,不能驾驭时,风险就是100%。有风险是必然的,只要我们看准了,就敢和他一起冒险。”

他说,鑫茂今后的三年里,要投70个项目。不冒风险,就不会与国际一流的项目合作,我们投资的项目有20个失败,还有50个成功,这50个中有35个国际一流技术项目,我们的投资就是成功的,之所以这样计划,就是因为我们敢于冒风险。

英国剑桥大学的JIM(吉姆)教授(世界顶级风机大师,以掌握柔性风力发电技术而著称风机界)到鑫茂集团作学术交流,当他与鑫茂的团队讨论一天后,被这个团队所感动。他认为,鑫茂有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团队,有一个很好的科技园经营模式,有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基地。于是,他决定将多年的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他决定与鑫茂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位英国工作狂在鑫茂遇到了比他更富有激情的团队,使他疲惫不堪,他说:“明天早上再说,我太疲劳了,我的脑子不转圈了!”

在这一整天里,他遭到了十几位技术人员的“围攻”,其风力发电技术和原理被拆解成若干细节,逐一进行可行性论证。

事实上,这个英国老人带来的“柔性风机”项目,意义非同小可。

由于这种风车很大,浆叶长达45米,做一台样机便要耗资6000万元,尽管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获得了成功,但最后投入巨资做出来的样机是否可行,谁也没有底。

鑫茂选择了这个项目的同时,也意味着选择了高风险。国内有专家评估,实施该风机项目,连样机和厂房,至少要花费3个亿,言外之意是,如果样机失败,3亿元即付之东流。

于吉姆教授,又未尝不是?“我带着一颗种子,在世界上寻找,最后来到中国,在鑫茂我找到了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我深信它一定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吉姆教授对与鑫茂的合作成功抱以强烈的期待。双方合作的这种柔性风力发电系统,不但改变了传统刚性风机的不可根据风力大小伸缩的缺点,还以节能著称,制作过程能源消耗仅为传统风机的一半。风力大时,风机浆叶自动后折,以减少受风面积,风力小时,浆叶可自动伸展,实现了低风速发电,使发电效率提高50%。除此之外,风机的制造成本降低44%,使风电价格与火电价格接近,而刚性风机发电的电价比火电贵一倍,因此增强了风电的竞争力,填补了世界空白。

鑫茂的选择,无疑令吉姆教授振奋不已。国内专家的另一句话,同样也令杜克荣热血沸腾:这种风机尚无先例,如果成功了,前景无限,所有的风力发电机都会向你俯首称臣。程绍国对记者回忆,当时老杜立马拍板:那好,我就干世界上没有人能干的事。

如果有一天,当直径100米的庞大风机成功屹立于中华大地,乃至世界每一个有风的地方时,随着风机浆叶的转动,新一代柔性风力发电系统将带领人类步入又一个用电史上的新纪元。而与此同时,鑫茂人这种“唐吉·诃德”式的冒险精神和勇气,也无疑会载入史册;鑫茂人就是这样一群敢于与风险打交道的人。

 

创业者最孤独

如今,鑫茂集团投资管理民营科技园,以资本经营的大胆战略,投资高科技产业,使厂房资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可谓是独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扛得住风险,已经成了鑫茂人的标志性特征。

每天清晨六点,程绍国起床后,照例都会打上一通太极拳,十年的修炼,能让他很快在无极的世界中入静,换成一种放松的心态,“打完之后,身体特别舒展”。每天都工作得很累的程绍国,更向往打拳时的境界。或许是工作中风险冒得多了,反而更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

无论如何,鑫茂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园纷纷效仿的对象,其投资发展模式逐渐广为流传,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的肯定。可以说,在开发、建设和管理科技园方面,鑫茂科技园确实摸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堪称全国科技园的领跑者,代表了科技园的发展趋势。

但谁又知道,他们承担了工业房地产的投资回报低、投资周期长的巨大风险呢?

作为全国第一大民营科技园,鑫茂人却有某种知音难寻的孤独?

下班后,有时杜克荣会邀上集团的高管,一起喝酒谈心。也许,是因为他们整天面对的都是集团的员工和生意上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商量,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判断对或错。下班以后,需要和同事交交心、谈谈话,使孤独的心产生共鸣、使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

孤独是高度的体现,是空间的扩展,是企业发展的未来。程绍国说:“鑫茂集团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是鑫茂团队的心理空间,我们有多大的进取心和忍耐力,鑫茂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他说:“我们很孤独,怎么说呢?比如我们建设民营科技园,前人没有给我们提供经验,后面的路还要自己去探索。我们又不能去模仿或照搬国外经验,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在曲折的道路上,自己与自己对话。谁也不能告诉我们这是对还是错,我们很孤独。”

人们总是看到鑫茂风光的一面,但成功的背后,杜克荣和他的军团所遇到的困难、付出的心血、走过的坎坷,伴随他们的常常是心酸与无奈,而这都少有人知晓,或许,他们希望能够获得理解与支持,从而安慰一下孤独的心。

难道,真的是高处不胜寒,凭空造就了一批孤独的鑫茂人吗?

 

 

其实自己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事业型的女强人,做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小人物,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恬淡而自由地生活应该会有另一番情趣。”

 

王敬团队中的活性基因

 

傍晚七点半,天津。整个城市在忙碌了一天之后,逐渐隐入夜幕之中。

一杯咖啡,一本杂志,舒缓的音乐,日间奔波的疲惫,已被此刻的轻松、惬意所取代。

她,就是鑫茂集团的招商部部长王敬,也是杜克荣的军团中另一员得力干将。

不喜张扬,惯于低调的王敬,以她的勤奋与敬业,在招商部部长的位置上,默默耕耘着。

而作为一名凭业绩论成败的销售管理者,王敬所为人称道的是,由她率领的10个人的招商团队,在3年的时间里,为园区引进中外企业400余家,租售厂房20多万平方米,创销售额4亿多元。在鑫茂,她完全融入了角色,并游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宽阔海域。

尽管有着三四年住宅及商业楼宇工作的历练,但如何成功地开展鑫茂在天津首创的国际标准单元式工业厂房的招商工作,对于王敬而言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专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受,这一切都处于不确定之中。在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王敬所要做的是开辟一条全新的招商模式。

于是,她开始拜访众多的生产管理者,了解他们对厂房结构、设备设施等多方面要求;拜访企业经营者,了解中小企业普遍呈现出的财务状况、资金运作方式;同时密切关注国家乃至全球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经济走势。通过大量的信息整理工作,王敬深切体会到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往往是资金瓶颈,融资难、贷款难几乎成了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思考、实践,王敬和领导、同事们一起总结出了一套可以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招商模式。一次性付款、按揭贷款、房屋租赁、以租代买、分期付款、房屋置换、定向建房、厂房作价参股等等多种多样的招商方式得到众多企业的肯定与赞赏。

“对于进入鑫茂科技园发展的客户,我们不但提供完善的工业物业管理,还可以给企业提供信息交流、企业管理培训、产品推广展示、投融资服务、信用担保等延伸服务。”说到这些王敬才真的开始侃侃而谈,“鑫茂正全力打造一个专业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为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构筑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这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对王敬来说,她的事业也非一帆风顺,难题很快就摆在了她的面前。

科技园内的厂房,多为300—500平米的标准厂房,销售最火。但前期规划设计中因为市场细分不足,致使房型设计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有10套1400平米的呈圆弧形厂房,因为面积大而且结构布局不合理,开盘两年却无人问津,但它的面积却占了科技园总销售面积的10%。

“当时我一想到这片房子就发愁,每天就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么大的厂房跟众多的中小企业需求结合在一起,顺利实现招商呢?”王敬回忆说。

在深入市场调研后,王敬发现小面积厂房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不改造,就没人买,更无法保证资金回笼。和集团工程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协商后,决定给它做一个“整形手术”,把它拆成十套100平米左右的厂房,将其改造成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一动,不仅涉及到了产权问题,也涉及到结构、水、电、暖、消防设施等等诸多问题,她率领招商部的人马跑设计院、房管局、产权处等等各个职能部门,在多方协助下,顺利了完成了改造工程。

而这些100平米的厂房一经推出,市场的反应出乎王敬的意料之外,不到3个月,这几十套厂房全部告罄,不仅满足了80户中小企业的用房,还创造了100余万元的销售利润。

 “对待客户,自己要多用心,要设身处地为客户考虑,除了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外学会换位思考,你就会博得别人的信赖。”

    在鑫茂集团,王敬以严厉的管理著称。从接手招商部开始,她就重视人才,甚至不惜雇用薪水比自己高出千元的员工。虽然严厉,但是王敬知道如何鼓舞员工的士气。采访的前一天,王敬协助一名员工签了一个600万的单子,而这名员工上个月的销售业绩不是很好。签单后,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王敬还鼓励新员工也向他请教,要他透露些技巧,下班后大家还举行了一个小型的party庆祝,这名员工非常自豪。王敬要求她的下属“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快的”。而且王敬非常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可以不是最优秀的员工,但招商部一定要打造最优秀的团队”,而她的团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由于业绩斐然,董事长杜克荣要她担任集团副总裁,她婉拒了。王敬说:“其实自己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事业型的女强人,做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小人物,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恬淡而自由地生活应该会有另一番情趣。”

工作之外的王敬,温婉清新而充满活力,她说自己是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中有太多的乐趣,人生也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容。业余时间她会和朋友们结伴游泳、打网球、唱歌,偶尔会做一桌丰盛的晚宴款待朋友,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朋友要求享受她亲自料理出的美食。而她最喜欢的是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她说行走在路上时她才会真的体会出生活的意义。

王敬说:自己是幸运的。她从当年小学教师,到房地产销售人员,再做到目前的科技投资集团中的中坚力量,身边总有太多的人关爱她,提携她。一路走来,她一步一步实现着一边努力工作、一边享受生活的理想。

王敬也是聪明的,她能在企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不断地突破。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清晰地刻录下王敬的事业轨迹。

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王敬坦言还没有规划好蓝图,她说最近一段时间她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应该很快就作出决定。

王敬还向记者透露,2005年下半年鑫茂科技园·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基地即将开盘,新园区总面积近24万平方米。在对科技园开发建设的决策上,她再次面临一次挑战。“搜集整理信息不难,具体实施也不难,最难的是作出决策。杜总是一个思维缜密的人,而且会不断地迸发出新的创意,我必须跟上他的步伐。而每作出一项决策,对自己而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因为从前期就参与规划设计,对新园区的招商前景王敬充满了信心,对鑫茂的将来她也充满了期待,她相信她热爱的鑫茂事业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