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
特别企划

普华永道:猫鼠博弈无间道

文·本刊记者 戴璐 日期: 2007-01-10 浏览次数: 3779
 

会计事务所中的“日不落”帝国——普华永道正在经历又一轮不信任风浪的侵袭。

 

一个业务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审计公司巨头,会计事务所中的“日不落”帝国——普华永道正在经历又一轮不信任风浪的侵袭。

20065月底,在中国,普华永道的成员之一被国有控股公司外高桥(600648.SH)提请高达2亿元的索赔。与此同时,普华永道的日本公司中央青山被责令停止大客户的审计服务两个月,这项号称日本会计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惩罚,可能会引起日本审计市场的新一轮洗牌。

普华永道问题出在哪里?

在外高桥的故事里,普华永道在华事务所被指责为没有通过严谨规范的审计程序及时发现公司高管里的内鬼。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在2003年度和2004年度审计过程中,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未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即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公司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从已有的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上市公司指的是:外高桥前高管,与国海证券的人合谋,挪用了上市公司在该证券营业部的保证金高达2亿元。而这起高管涉嫌犯案,普华永道没有在其审计中发现或披露。

对上市公司如此破纪录地向审计公司巨额索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审计师认为,上市公司实际上把审计师当作防家鼠的猫了,“花了钱雇来的猫没能及时捉住老鼠,主人自然急了。”

但是,该审计师认为,会计事务所不能成为公司老鼠洞的替罪羊。尽管注册会计师应该为其不严谨、不科学的审计工作承担责任,但公司治理又何尝不是一个大问题。

从这位专家的话中其实可以解读出,普华永道没发现或没报告老鼠的存在,充其量应承担部分责任,外高桥那2个亿的资金损失,更主要的是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和治理机制做自我反思。

如果说,没发现或没报告公司高管串通之下的资金挪用,多少还能找些理由,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外高桥的事件上,2006425公布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切切实实地让普华永道中天颜面扫地。

在该公告中,我们发现,上海市浦东新区审计局于2005年对该公司及联营企业在2002年度至2004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外高桥的会计问题现形。

问题主要集中在2004年。

2004年,外高桥在一系列会计问题上,有明显的粉饰利润倾向,为此不惜多交纳所得税近250万。其中“2004年度少计债务重组损失”715万元,“2004年度利息资本化多计6453502元”,“2004年少计浦发股权转让费用”300万元,还有收入涉嫌虚增的问题,“2004年联营公司权益法收入多计3738070.74元”。作为“恰好”在2003-2004年度担任外高桥审计工作的普华永道中天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出现如此多的重大差错,竟无一在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中及时发现或报告,恐怕是难辞其咎的。

事实上,回顾一年前,普华永道中天已经被财政部责令整改,如今对比,普华永道中天整改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在会计事务所如矿难一样,事故频仍的时代,人们对其中也无法幸免的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失望备至。但是,即使在美国市场,声讨或者监管,几乎有些投鼠忌器了。如果再倒下一家意味着什么呢?这个行业可能将演变成绝对的卖方市场——如果你不选择剩下的它们,就没有选择。

 

善于资本运作的东方集团在此次股改之后将有望创造一个巨大的财富增值神话。

东方集团:走在祸福的十字路口?

文·小路

 

东方集团一直笼罩在神秘的光环里,公司上下极度低调的背后是负面消息频繁出现。

20065月底,在饱受资金吃紧的非议之后,即将面临股改的旗下上市公司东方集团(600811),被媒体报道将面临控制权威胁。一时间,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家多年来难以被看懂的企业。

从东方集团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 最近披露的2005年报显示,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实业)作为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31.97%,此外董事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宏伟还持有371万流通股,如此持股比例被媒体认为有公司控制权风险。

然而,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按其看法,东方集团控制权风险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般大。因为,该公司一直以来只有东方实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股东,从前十大股东中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来看,没有一家超过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敌意收购战发生,东方集团的控制者们可以有很多途径挫败对手。

另一种看法是,善于资本运作的东方集团在此次股改之后将有望创造一个巨大的财富增值神话。原因在于,东方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真正的“黄金”资产其实是一系列对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

2005年报可见,东方集团参股的两家金融公司民生银行和新华人寿均经营情况良好,2005年东方集团获得账面投资收益高达1.33亿,而截至2005年底长期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也达到了11.63亿。在专业人士看来,随着股改的逐渐完成,东方集团对锦州港(600190)、民生银行(600016)等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股权将获得全流通的机会,会面临着巨大的财富增值潜力。如果东方集团不会因为资金吃紧或其他因素把这些股份卖掉,那么一个新的财富神话是可以期待的。

而对东方集团而言,真正的挑战反倒是在自己手上。

从年报中不难发现,该公司相比于其他知名民营企业而言,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多位实际控制人。在专家眼里,这对通常只有一个实际控制人的民营公司而言,是极为罕见的。

除了张宏伟之外,东方集团还有三位“诸侯”,分别在东方集团里有着一系列重要的头衔和贡献,从他们的具体分工来看,关国亮主要集中在金融方面,“任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另两位实际控制人也分别在东方实业里担任着重要职务。

一个民营企业为何会公然报告自己有多头大的权力格局?

专家认为,领军人物愿意或被动分权恐怕是重要因素,但是各位大员各管一摊的格局,对整个企业集团重新调配资源,调整战略方向,常常是困难的。如果遇到主业下滑,乃至资金趋紧的危机时刻,甚至会加速企业的败落。

而这样的挑战却在可以预期的财富增值时,可能会变成进一步争权夺利的源头。而且,东方集团一贯的多元化路线是否会带来新的危机,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配料

东方集团历史业绩

 

 

资料来源:新浪网

 

 


宝钢集团在二级市场对邯郸钢铁的增持,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激起邯钢集团花费大价钱增持自己的股份。

宝钢争夺邯钢 阴谋或阳谋?

文·小路

 

中国的两个明星钢铁集团,在国有的招牌下,发生了内部争夺战。

2006年以来,宝钢集团和邯钢集团在二级市场的斗智斗勇一路上演。到了6月初,这幕大戏突然进入高潮,先是宝钢集团举牌邯郸钢铁(600001.SH),摆明了控制权争夺的潜在威胁,随后邯钢集团宣布将增持股份,似乎要将上市公司权杖捍卫到底。

回顾2006年以来,宝钢增加对邯钢的投资,可以说是一次深谋远虑之举。

从邯郸钢铁2005年报发现,截至2005年底,宝钢集团尚未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然而在股改当中,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参加投票的流通股东中持股最多的一家。

“在分类表决制度下,这意味着宝钢方面对邯钢的股改具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一位分析师对此评价道。

而参与了邯钢股改的宝钢除了获赠权证,无疑也获得了借助行使权证来增持邯郸钢铁股份的机会。

极具深意的是,就在邯郸钢铁完成股改之后,公司的控股股东邯钢集团立即进行了几次增持。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6414,邯钢集团已累计增持股份比例达到10.04%。尽管这是邯钢在履行股改方案中的增持承诺,但在分析师看来,邯钢集团在股改方案通过之后仅十天内即连续、高比例的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恐怕也有来自上海宝钢增持其股份的压力。

就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财务专家认为,宝钢集团进一步增持邯郸钢铁股份的套路还有很多。因为,宝钢集团旗下公司还持有邯郸钢铁的可转债,且位列前十,如果全部转换成股份,持股比例会随之增加。另外,从今年股改以来,宝钢系可能一直在两线作战,一面直接增持邯钢的股份,一面增持邯钢的权证。

宝钢为何要走资本路线,增持邯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份?

许多人猜测,这是宝钢集团启动敌意收购的号角。在专家看来,问题却远没有这般简单。作为国有大型钢铁集团,宝钢的一举一动,并不完全是纯粹的资本化行为,甚至带有国家产业战略的意味。换句话说,如果宝钢想收购邯钢,走的应该是争取政府同意、获得协议转让邯钢国有股份的道路,选择二级市场,令人匪夷所思,宝钢集团自身恐怕也不会单纯到如此地步。

虽然股权分置改革为资金雄厚的企业敌意收购创造了大好机会,但是像邯郸钢铁这样一个被其大股东高度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实现敌意收购谈何容易。外界对“如果邯郸钢铁在股改中发行的权证全部行权,则邯钢集团持股比例将会大幅稀释”的判断,很快就被邯钢方面新一轮的增持击破。

在此,宝钢集团作为“圈内人”对局势可能早已了然于胸。那么,宝钢为何还愿意费时费力发起这场争夺战呢?

在专家看来,宝钢集团在二级市场对邯郸钢铁的增持,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激起邯钢集团花费大价钱增持自己的股份,而这对未来钢铁企业之间的竞合会有哪些影响,还需时日观察。但是宝钢方面已经通过充当流通股东参与股改,获得了近距离观察邯郸钢铁集团旗下王牌——上市公司各方面实力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看,或许是一次兵法的胜利吧。

 


 

37岁的黄光裕与60岁的段永基在资本市场上各有各的经典之作。

两位教父中关村论剑

文·小路

一度被视为段永基重掌权柄的中关村(000931SZ),再次超越了市场想象力。

20064月以来,随着黄光裕的入主和不断增持中关村股份,人们对两个资本大鳄的聚首感到分外吃惊。37岁的黄光裕与60岁的段永基在资本市场上各有各的经典之作,而如今,竟同时青睐一家财务风险颇高的上市公司,足以演绎一段新的传奇。

 

中关村控制权之战

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急切渴望控制中关村的鹏润系。

20065月中旬,段永基辞去中关村总经理职位,而黄光裕手下公司北京鹏润地产公司原董事长据报道接替段永基担任总经理。一时间,媒体多数认为这是黄光裕争夺公司控制权的一次初步胜利。

然而,单纯从股权力量对比来看,“黄家军”似乎仍不是段永基的对手。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目前法定最大股东北京住总集团已于200512月底将其25.01%的股份转让给了段永基控股的公司。如果此次转让在2006年能够获得批准,那么段氏将没有争议地问鼎中关村。

相比之下,黄光裕收购中关村股份属于“半路杀出”。

200645,中关村对外公告,黄光裕旗下的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泰投资)接手了北京住总集团余下的15%股份,如果此次协议转让成功,那么黄氏部队将成为中关村的第二大股东。

在此,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鹏泰投资受让的股份实际是北京住总集团在去年底协议出让给重庆海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海德)的部分,这几乎与转让给段永基的股份同时发生。据媒体称,重庆海德同中关村以及段永基关系密切。

而北京住总集团同重庆海德的协议最终于20063月底夭折,随后在短短的一个月里爆出黄光裕入主。一位分析师认为,中关村的股份,在某种意义上只是黄光裕抓住的又一次机会,这与国美在香港上市时的精心策划恐怕有很大差别。

黄光裕成为中关村准“二当家”后,迅速向市场传递出新的信号。

就在45宣布鹏泰投资与北京住总集团签订中关村股权受让协议的公告里,同时说明了鹏泰投资正在同中关村其他5家股东协商股份收购事宜,这其中包括北京市国有资产有限责任公司所持的1.63%,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和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各持的0.44%法人股。

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急切渴望控制中关村的鹏润系。

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要控制中关村,真正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收购了多少股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这家公司下面的资源,可能才是关键。

我们所关注的是,2005年巨亏的中关村里潜藏的聚宝盆到底在哪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认为,虽然中关村2005年财务报告显示的利润结构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创造的贡献,但是,这家上市公司持有重要股份的地产类公司——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建设)很可能是黄光裕真正看好的资产。据报道,中关村建设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拥有很多黄金地段的知名项目,这对致力于进军地产界的黄光裕有多少吸引力也可想而知。

另一个无法忽略的事件是,2006331,就在中关村公告北京住总集团与重庆海德协议转让终止的同一天,据披露,鹏泰投资以2.36亿元从三家股东手中收购了中关村建设48.25%的股份,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而鹏泰投资收购股份的三家股东当中就有重庆海德。把这些貌似错综复杂的关系重新梳理一下,我们可以看到,鹏泰投资实际上早在正式收购中关村之前,已经同原收购方达成了另一项收购协议,而标的正是中关村的联营公司中关村建设的股权。

鹏润方面对中关村建设的股权收购,先于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说明了什么?分析师认为,这反映出黄光裕对中关村的地产类资源高度重视,当然,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黄光裕资本手法的精妙。

但是,仍处于准第二大股东地位的黄光裕,在与其年长20几岁的段永基共聚一堂之后,能否精诚合作,还是让外界十分担心。除了属于两代人的资本教父各自的性格极强之外,这种忧虑在某种程度上与段永基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有关。

 

中关村的家底与混乱

新一代资本教父情愿卷入这个乱局,似乎颇为看好股改这个契机以及中关村的“剩余价值”。

回顾中关村的历史,虽然最大股东是北京住总集团,但自1999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段永基时代,到2003年底,才据称被“削权”。而段永基在中关村担任高管的那段期间,中关村发生了巨额担保并且在2002年还有“遗漏披露”事件。

2006318,据公告,上市公司中关村存在重大合同未及时披露以及2001 年、2002年年报遗漏重大担保事项,“对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董事兼总经理段永基给予警告并处以15万元罚款……”

此外,中关村的投资项目也难以恭维。2005年底,段永基的海源控股,在收购中关村股权公告中宣称“海源控股将发挥其引进国际房地产资本的优势,在本次收购完成后,以中关村为平台,大力拓展中国的房地产业务。”

但回顾近年来中关村的产业走势,只能说是由多元化向地产业回调。从2005年主业的盈利结构中,生物医药已经占到了96.10%,而“建安房地产开发”下滑到5.24%,与此同时,中关村由1999年净利润1.76亿退化到巨亏5.3亿。而且更大的危机正在浮出水面,2006512公告显示,中关村的几项主业全线告急。

从财务担保到公司产业战略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即使是无心之失,段永基需要反思和承担责任之处仍然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师认为,中关村巨大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可能不断引爆连带赔偿责任的巨额担保,很难保证大股东之间不会在追究历史责任的过程中发生摩擦。

但是反过来看,新一代资本教父情愿卷入这个乱局,似乎颇为看好股改这个契机以及中关村的“剩余价值”。

专家认为,壳资源对民营企业而言,总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退市机制并不足以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在此,一个具有反思力度的事实是,证监会对段永基15万元的罚款不到2005年报披露的段永基个人薪水的1/3,与那些巨额担保比起来,更是零头的零头。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