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我的故事

小事大逆转

策划|天下工作室 日期: 2011-04-06 浏览次数: 3001

策划|天下工作室

文|本刊记者 王瀛/修思禹/李冬洁

编辑|张军

  小收购引出大转型

  口述|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宗庆后

  在“饮料大王”光环的背后,其实是娃哈哈每一个战略决策的成功。

  也许,大家都已经忘记了,今天叱咤风云、年销售额600多亿的娃哈哈,最初只是一个校办工厂起家的经销部。

  凭借着产品质量、市场空白,上世纪90年代,娃哈哈营养液的销售空前火爆。

  销售激增自然带来扩张产能的问题。怎样快速扩大产量?显然,对于当时的娃哈哈,自建生产线是不现实的——时间不允许。

  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收购的方式。当时,我看好的是杭州市曾经的三大创汇基地之一——杭州罐头厂。由于经营不善,该厂当时正面临倒闭风险。

  杭州罐头厂是一个拥有2000多人的大厂,曾是杭州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其生产的“梅林罐头”全国有名。听到我们要收购罐头厂的消息,那里的干部和职工都表示不能接受。“堂堂国企怎能被一个只有不到200人的校办小厂收购”,这是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为了消除罐头厂干部职工的不理解,收购前,我特意去了一趟厂里,跟干部职工开了一个会。会上,我用自己的理解开导大家:企业的大小并不完全体现在规模上。有的企业,虽然规模大,但连年亏损,像杭州罐头厂,已经有了4000万元的负债,大家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而娃哈哈,规模虽然小,但资金实力与盈利能力都比罐头厂强,不仅所有人不下岗,还能保证工资。这样比较下来,哪个更好?听了这番道理,固执的职工在思想上开始松动。

  其实,当时,我本人的心里对娃哈哈收购这么大一个企业,也不敢打“一定成功”的包票,直到3个月后,罐头厂扭亏为盈了,我才坚定这次“以小吃大”的正确性。

  原本,收购的事情到此结束。但是兼并后我才发现,娃哈哈多了2000多名员工要养。为了这些人的生计,娃哈哈必须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兼并正是导致娃哈哈从过去的打“儿童牌”转变为今天打“饮料牌”的质变诱因。

  为了员工的吃饭问题,我只能打开思路,发现新市场。当时,在营养液的基础上,娃哈哈又研发出了果奶。

在果奶成功的同时,我发现,中国的饮料市场远比保健品市场的空间更加广大。而且由于当时保健品市场太乱,真正好的保健品其实很少。加之医药供销的环节当时存在很多黑幕和腐败,于是,娃哈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出保健品市场,进军饮料市场。这一举动,使娃哈哈在之后保健品行业信誉总崩塌时,免受波及。

  可以说,收购杭州罐头厂和之后的转型,是企业上台阶过程中的一次被动行为。虽然,其规模大小、涉及人员等,与现在娃哈哈动辄几十亿的增长、消耗,相去甚远,但是,可以肯定,那次收购对早已经不用思考剩余劳动力与发工资问题的今天的娃哈哈,影响巨大。

  (整理|本刊记者 王瀛)

  一条建议带出一个产业

  口述|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从最初只生产小开关、小按钮,到现在成为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商之一,正泰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26年来,正泰一直在围绕着“电”做文章。但几年前,国家提出的“智能电网”的概念和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行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我认识到,传统的电力是依靠烧煤或烧油来供应的,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早晚有一天,对大气的污染会让地球承受不了。所以不管从国家战略、还是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开发都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此时的我开始萌生了向新能源行业转变的想法。

  但是,具体要选择哪种新能源作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呢?

  当时的我面临多种选择,一些学说、建议,通过各种途径向我灌输。比如,有人建议说,可以搞水电。因为水电不但清洁,而且环保。但我的了解,这种说法有待商榷。陆地上可利用开发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未来还会越来越稀缺,不可持续。

  恰在此时,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我有转型的想法,一位部级领导专门找到我,建议我开发风能。他的理由是,国家已经把风能作为新兴产业进行扶持,风电又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是未来产业,值得投入。而且,从纯粹的商业角度讲,风电在国内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企业转型后的市场不用担心,高收益、低风险的现实是可以看到的。

  这位领导跟我聊了几次,并表示,希望像正泰这样的行业领先者,可以尽快进入新能源产业,以带动更多企业转型。综合考虑后,我坚定了之前尚处于游移状态的转型决心。

  遵从了老领导的建议,我开始着手考察风电项目。果然,自我感觉不错,考察中,我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后来,当我把方案拿给技术专家过目时,专家指出,风能也有一定局限性。他们建议:企业如果一定要转型,不如一次做到位,转型到太阳能领域。虽然有悖老领导建议的初衷,但在专家的指点后,对比了风电与太阳能的优缺点,我也认同了太阳能的发展前景,因为目前只有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转化相对简便,同时更清洁环保。

  大方向确定之后,还有更多要操心的事在等着我。比如,是做光热还是做光电?简单讲,光热就是把太阳能转变为热量,像太阳能热水器;光电是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像太阳能电池。鉴于正泰26年在“电”行业的经验,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做跟老本行有关的光电产业。虽然当时,晶硅电池在国内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而薄膜太阳能电池,国内尚无成功先例。我的判断是,不成熟的技术不代表没有市场。况且,我不喜欢做没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最终我将正泰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定在了薄膜太阳能电池这一产品上。

  其实,直到现在,公司内部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当初的我在低压电器领域做得好好的,却为什么要选择光电这个难度系数高的行业冒险。但我觉得,这就像好莱坞影片《盗梦空间》,看不懂的人认为拍得不好,看得懂的人则认为影片很精彩。

  (采访|修思禹)

  代人听课人生转向

  口述|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志列

  对于我来说,《春天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更见证了我辞职创业的全过程。

  由于感觉到头顶上的天花板挥之不去,1993年,我毅然辞职,到深圳创业。先是靠代理,后是打造自主品牌。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一次“被迫”的听课,改变了研祥的发展轨迹。1999年5月31日,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

  一位在北京国企工作的老同学来到深圳,参加一个由深圳市政府和深交所联合举办的关于企业上市方面的讲座。这位同学因为在深圳还要办别的事情,就委托我帮他听课、记笔记。结果,替他听了课的我大受启发。

  原来,公司还可以上市交易?真是隔行如隔山。说实话,搞技术我在行,但是如果不听这节课,让我自己用脑子想,恐怕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企业可以这样借助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有了上市的基本认识,回到公司后,我马上组织公司全员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准备。为了上市,我们当时请了长城证券为研祥做辅导,差不多辅导了一年,研祥满足了A股上市的所有条件。但在离上市没有多久的时候,董事会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到香港上市。

  董事会认为,当时(2003年),香港证券市场的监管水平和监管严厉程度,远比国内高,而且香港执行的是国际通行的会计师准则,无论是开放的市场,还是其国际优势,都有利于研祥打造海外知名度。这就像是一场考试,是要到北京考,还是要到香港考,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舍谁取谁?很明显,按照研祥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9∶1的比例,香港自然是上市的首选。直到今天,研祥的产品、客户、市场分布,依然保持大致的比例。

  2003年,一声锣响,研祥智能股份终于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回想1993年,最初研祥只有28平米的办公室、5个人,再看今天,研祥在深圳深南大道有了自己的研祥科技大厦,虽不能说这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企业上市,但是从技术到资本的思想转变,为研祥的思维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明证。

  我一直告诫研祥人:有了勇往直前的胆识,才会有不断成功的喜悦。在这句话的基础上,还应该有一个观念:向左走向右走,有时才是问题的关键。

  (采访|本刊记者 李冬洁)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