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振华重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 总体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完成关键事项改革, 而且在改革的基础上,公司立足作为大国重器的建 设、中国制造排头兵企业的定位,进一步激发了振 华重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改革在振华重工高质量 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正在凸显。”随着国企改 革三年行动工作进入收官阶段,振华重工党委书记、 董事长、总裁刘成云如是说。
2020 年, 根 据《 国 企 改 革 三 年 行 动 方 案 (2020-2022 年)》指示,振华重工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务院国 资委的统一部署下,振华重工作为改革的先行者, 肩负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单位”的重大使命。
骨子里的先行者
“改革”意味着破壁和走出“舒适圈”,“先行者” 则好似寻找新大陆的航海家,在广袤的大海上探索, 前方充满未知。而振华重工作为在改革浪潮中应运 而生的企业,本身就拥有改革的基因和血脉。随着 全球化竞争的深化、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要求 的提升以及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改革已逐 渐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也是提升企业管理体系 与管理能力的必然途径,更是企业巩固核心竞争力、 打造大国重器、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法宝”。
30 年来,振华重工作为国际化的上市公司,始 终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行业客户的需求,在业务 布局、科技创新、管理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 持续探索与适应性变革,可以说是改革从未止步。
2019 年,振华重工抢抓政策机遇,积极申报 并成功入围“双百企业”,围绕“五突破一加强”改 革要求逐步推进改革 ;2020 年,随着国企改革三 年行动的全面开启,振华重工进一步压实改革责任; 特别是在 2021 年,在持续推动经营布局、生产资 源改革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困扰企业发展的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变革。自改革 推进特别是“十四五”开局以来,振华重工牵住改革“牛鼻子”,在企业治理体系、 总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机制、业务布局、创新驱动、三项制度改革等关键领域 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的改革经验。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阶段,回顾整个历程,振华收获的成果显著。
首先,振华重工构建了更加健全的治理体系,在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融入治理 的同时,明确公司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修订“三重一大”决策事 项清单,梳理党委常委会、董事会、总裁办公会等不同治理主体间的权责边界, 完善相关议事规则。
其次,振华重工在总部机构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围绕问题导向和目标 导向,推动总部组织机构调整。按照“三定五强一优一控”的总部体系建设要求, 裁撤原有组织机构,将原 22 个总部部门调整为 12 个职能、保障部门,相比改 革前减少了 45%,管理人员占比明显降低,原职能管理岗位的员工分流至经营、 生产和技术研发一线,一线员工占比从改革前的 69.4% 提升至 82.02%。
再者,振华重工完善了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无制度不决策、全员按规办 事”等理念,借助改革契机,建立健全“以公司章程为遵循、以职能模块为基础、 以管理事项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接着,振华重工深入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以总部组织机构调整为牵引,全 面推动全员选(竞)聘。在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动获得一定成效后,进一步专 注于主营业务的布局优化。改革以来,根据综合研判形势,坚持“以钢为纲”“聚 焦主业,专注专业”和“相关有限多元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 主责主业、成熟新业务、主业相关新赛道、主业相关投融资业务、其他业务等 五类业务为组成的新业务结构。
最后,在央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振华重工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 更大投入,发挥国家海上起重铺管核心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港口机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4 家创新平台的功能作用并强化运行,提升创新平台引领 能力。2021 年,专利数量稳步增长,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使得振华重工的科 技创新水平得到巩固提升。2022 年一季度,在海内外疫情持续严峻情况下,振华重工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73.2%,生产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 14.63%,实现 生产经营“开门红”。面向改革“后半场”,振华重工将继续以“冲锋者“姿态 不懈努力,确保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乘风破浪的领航员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振华重工改革的路上也不乏困难与阻碍。
2019 年入围“双百企业”至今,振华重工始终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局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外部环境以及基础条件的影响,综合成效指 标尚未充分体现改革成效。
从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3 月,受制于总部管理架构层级多、海工库存 包袱沉重、环保整改攻坚、新冠疫情突发等多重因素影响,振华重工改革认识 不统一、改革信心不足,导致改革步伐较为缓慢,主要是对生产基地相关资源 进行整合,改革系统性、深入性不强,改革带来的成效并不显著。
2021 年 3 月至今,在环保整改常态化推进、新冠疫情有效防控等背景下, 振华重工进一步深刻思考并从制约改革发展的要害处出发,大刀阔斧地推进总 部机构改革,全面改变总部机构管理层级多、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成本高等弊端, 为振华重工开启新一轮发展夯实了组织机构基础,同时也提振并激发了广大干 部职工的改革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期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道路上最大的考验就是新冠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隔离与 封锁,在全体振华人的团结努力下,还是顺利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尤其是今 年一二季度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极其严峻,振华重工全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 和生产经营工作,振华重工最大的生产基地长兴分 公司第一时间组织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生产 经营,多策并举,筑牢疫情“防火墙”,取得了万人“零 感染”、生产“不停步”的优异战绩,并且在疫情防 控攻坚战中充分展示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仅用了 6 小时,快速援建并交付 8 个用于核酸检测的气膜方 舱。此外营销体系努力克服疫情管控居家办公导致 的交流不便等困难,沟通协调各方资源,保证投标 项目的及时落地,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 手抓、两不误”。值得一提的是,营销团队通过多次 远程视频会议,连续数天不分昼夜与西班牙用户展 开商务会谈,经过了 25 轮商务会议,最终签订了版 本号为“Rev25”的合同,书写了振华人的使命担当。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于振华重工来说,不是终 点,而是全新的起点。未来振华将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双百企业” 与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持续深化改革,以高质量 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国家“双碳” 等重大战略规划,坚定不移扛起民族装备制造企业 的旗帜,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为世界港航业的发 展做出振华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