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取消药品最低限价政策最终落地,两市血制品个股集体大涨。华兰生物(002007.SZ)下午开盘直线拉升,一度封住涨停,上海莱士(002252.SZ)则盘中大涨超过4%。
相比过去两年的涨幅,上海莱士这次“大涨”显得小巫见大巫:自2013年1月4日至今,该股累计410个交易日,涨幅共计937.65%,公司总市值从90多亿元上涨至825.6亿元(截至6月18日收盘),目前其市值已经位列两市医药板块前列。
有人说它是大牛市的龙头股,有人说它的上涨不可持续。但这并不妨碍上海莱士的业绩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跳跃式上涨,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在感慨此轮股市行情之火爆的同时,人们更应该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个两年来强势耀眼的明星股?
门槛极高
血制品行业是医药产业中的特殊细分行业,其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原料是人的血浆。
由于采血环节容易造成烈性传染疾病,国家长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高度监管,安全卫生要求、准入门槛极高。上海莱士的一位负责人对《英才》记者表示,从2001年开始,国家就已经不再批复新的企业进入。到2013年,全国血浆原料的总需求量约一万吨,而各地浆站的采集量累计只有5000万吨左右,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2014年之前,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是河南的华兰生物,拥有浆站18个,采集量、产品门类和产量都位居行业第一。而上海莱士各方面数据均处第二梯队,上述负责人介绍,在这一时期,公司采取了建血站、扩展销售网络、提升血浆利用率等手段,来提升公司业绩,但血浆供应的瓶颈始终存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速度。
如何才能在行业内更进一步?经过分析,上海莱士认定,中国的血制品企业在规模上远落后于国际同行,外延式扩张是在这个领域做大做强最适合的方式。而随后一系列收购的成功,也确实显著的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和业绩水平,进而将公司的市值提升到了更高的规模。
激进扩张
早在2012年12月,面对已经持续低迷了四年多的股市,上海莱士大股东科瑞天诚宣布将进行股份增持,累计增持数量不超过2%。而当时其每股价格还不足14元。
在这之后,上海莱士开始了对同行不间断的“收购之战”。
数据显示,从那之后七年的时间里,公司大股东科瑞天诚累计质押股份一共130次左右,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大股东密集灵活使用了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的产业并购与资源整合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013年5月,上海莱士从中国生物(01177.HK)自然人股东陈小玲手中购得9.9%的股权,一举成为该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单方面声明希望与中国生物展开业务合作,并共享商业资源。但这次收购最终由于中国生物方面的激烈反对而失败。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莱士发起了对河南另一家血制品企业邦和药业的收购。根据公告,邦和每年的浆站采血量超过120吨,2013年净利润接近9000万元。这家企业在冲击IPO失败之后,参与其中的各方资本也存在迫切的退出需求,因此收购得以顺利完成。
公告之后,上海莱士股价应声而起,并在年底开始加速上行,股价冲高超过28元(前复权价格)。
邦和的并购,使上海莱士业绩大增。2014年一季度,上海莱士公告利润预增150%-200%,合并带来的业绩提升开始显现。6月10日,公司宣布将实施一轮股权激励计划。
几天之后,上海莱士再次宣布重大事项停牌。
三个月后谜底揭晓。2014年9月24日,公司公告将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安徽的血制品龙头企业同路生物,同年12月1日,该并购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这期间,公司股价也一路上涨至每股50元左右(前复权股价)。
两轮收购完成,上海莱士的业绩实现了翻番成长。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2年的净利润才2.25亿元, 2014年合并邦和报表后的净利润大幅增加至5.1亿元。2015年,公司合并同路生物后的强劲盈利能力开始释放,一季度就实现净利润3.78亿元。研究机构预测,上海莱士2015年的净利润将再度翻番越过10亿元,甚至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股价上涨的过程中,上海莱士的规模、利润都实现了同步大幅上涨。截至2015年6月,公司股价虽然已经高达70元左右,但市盈率依然只有60倍水平,远低于两市生物医药板块约80倍的平均值。
多方受益
经过一系列的并购,上海莱士的年采浆能力已经达到900吨左右,年净利润达到10亿元级别。从采浆能力、盈利能力来看,上海莱士已成长为国内龙头,亚洲第一。
“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进入世界前五列”,上海莱士的负责人如是说。这意味着未来上海莱士的年采浆能力要达到1500吨以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全球血液制品市场份额高度集中,70%左右的市场份额都被百特、CSL贝林、拜耳、基立福等大型国际企业占据。从国际血液制品巨头的成长发展路径来看,在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同时,通过外延式并购才是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于抢占上游血浆资源及行业大整合时期,国家基本政策是 “灭小扶大”,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提升规模。
如今除上海莱士之外,博雅生物(300294.SZ)、沃森生物(300142.SZ)都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并购运作,并购已经让行业的集中度得到一定提升。
这些利用资本运作平台进行的收购,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跨越式的发展;灵活运用股权质押融资、定向增发扩股的方式,则可以让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使用最少的代价撬动最多的资源。
而对于行业来说,企业数量减少,产能趋于集中。大型企业的形成,有利于新型血制品的投入研发,对于更加充分的利用血浆资源具有较大的意义。同时对于国家层面所最为担心的卫生、公共问题,产能集中也意味着卫生、安全可以获得更好的把控性。也只有并购、抱团,中国的血制品企业才能够实现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